快速导航:OA办公 | 精品课程 | 图书馆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 英文版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生态文化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发表时间:2017-09-28 16:40:00 点击次数: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文化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成立于2017年,研究所挂靠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所负责人为傅晓华教授。

  “生态文化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结合学校优势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和林业生态经济与管理,以及林业经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等强势学科,形成了“生态哲学与经济理论及实践”、“生态文化与环境治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等3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中心研究队伍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成果丰硕,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明显的学科优势。

  本科研机构设立,一是学校宏观定位的需要。我校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以林为主高等院校,无论是从学科优势还是历史传统,无论是面向国家层面还是立足区域服务,应该是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中心的定位。也只有准确定位了,我们才有更好的生存空间,这就就是我校的“生态位”。二是学校微观发展需要。学校优势学科(如生态学、生物学、林学、风景园林、环境学等)及其实践,基本上没有离开我们的历史财富——林学(木材),这些优势学科,从社会层面是为“生态文明”添砖增瓦,从自然层面是在“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三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存和发展需要。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局限和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和僵化,也造成学院至今没有任何特色,没有学位点。任何高校,学院间协同发展相互依托才是硬道理,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该科研平台,就是依托学校特色,发展自己服务学校。

  “生态哲学与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价值体系。生态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公正公平保护所有人的生态权益、环境权益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决摒弃唯GDP至上的发展方式,追求绿色生产与消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相处,实现发展向人的回归。

  “生态文化环境治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经济社会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的生态模式。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论述,是他系列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39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关于“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主要研究如何使林业建设发挥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使林业生态系统经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还包括森林保护区建设管理与社区发展研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参与式管理研究;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RRA\PRA监测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等。

  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6人,其中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的研究人员10人。高学历、高职称的研究人员占总人数的80%左右,每年邀请1-3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

  近年来,研究所主要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软科学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研究所将继续发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生态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强化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打造学科团队,扩大社会影响,争取将本研究所建设成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一流的社科研究研究所,努力为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58568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