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OA办公 | 精品课程 | 图书馆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 英文版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我院研究生受邀参加广东海洋大学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表时间:2025-04-28 14:23:00 点击次数:0

  2025419日,我院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苏思源以文入会受邀参加广东海洋大学2025校庆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数百篇参会投稿论文,经过专家评审,70余篇佳作获论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我院研究生苏思源撰写的论文《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研究》荣获三等奖。 

  论坛开幕式由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望华主持。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关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陈关怡副院长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广东海洋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她强调本次论坛旨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关怡致辞 

  在颁奖环节,陈关怡副院长与周良武副院长分别为参会论文获一等奖、二等奖的作者颁发荣誉证书。次论坛邀请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全永作专题讲座。祝全永教授以“海外中共党史党建学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建设研究评析”为题,深入剖析了海外学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建设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全永作主题讲座 

  主题发言环节由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良武主持。参会代表围绕“当代科学技术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发言内容涉及现代化模式的多种选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特征、数字命运共同体建构等多个方面。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淑秋担任论文点评人,对各位发言人的论文和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各位同学的发言内容丰富、视角新颖,展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活力与潜力。最后,论坛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落下帷幕。

中山大学博士蔡丽莉作主题发言 

  苏思源参加此次论坛,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此次能以文入会参加广东海洋大学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学术论坛,于我而言是一次极其宝贵的经历,收获满满,感悟颇多。在论坛上,来自众多顶尖高校的优秀学子齐聚一堂,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在这里激烈碰撞。看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数百篇高质量投稿论文,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竞争之激烈,同时也惊叹于学术研究的广阔天地和无限可能。这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拓宽研究视野。能够在众多优秀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这既是对我前期研究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让我明白,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每一次深入的思考、每一次反复的论证都意义非凡。但我也深知,自己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后续需要更加严谨、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不辜负这份荣誉。聆听华南理工大学祝全永教授的专题讲座,为我打开了新的学术大门。他对海外中共党史党建学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建设研究的评析,让我看到了不同学术视角下的研究成果。这提醒我在今后的研究中,不能局限于国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要学会借鉴国际前沿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研究体系,使研究更具深度和广度。 

  在主题发言环节,围绕“当代科学技术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展开的讨论让我深受启发。各位参会代表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数字命运共同体建构等多个角度分享观点,让我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关注科技进步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这要求我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聚焦时代热点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难题。此次论坛也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研究经验,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宝贵的建议。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但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热情。在交流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将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参加广东海洋大学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学术论坛,让我明确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方向和目标。未来,我将以此次经历为新的起点,努力提升自己,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文、图/苏思源 编辑/李昕珂 审校/邓集文)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58568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