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雷锋纪念馆有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黄志明
在这个特殊节日里,我们来到了榜样雷锋纪念馆。虽然这次参观学习的时间较短,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些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分别在向我们倾吐着它们彩色的灵魂,每一件雷峰同志生前使用过的物品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苦难的童年
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望岳乡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在那个黑暗的旧中国,雷锋一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受尽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1943年到1947年,雷锋的祖父、父亲、哥哥、弟弟、母亲五位亲人先后惨死,不满七岁的小雷锋孤苦伶仃,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谭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上。从此雷锋手背上留下了三条伤疤。他的童年是在挣扎中度过的,没有欢乐,只有离别,只有苦难。
平凡的人生
或许是苦难中的赐予,让小雷锋遇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把雷锋从苦海中拯救出来。在党的关怀下,小雷锋穿上了新衣服,背上了新书包,过上了自由幸福的新生活,他从内心深处呐喊:“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因此,雷锋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立志做个好学生、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以报效人民、报效祖国。在学校,努力学习,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被选入中队委员;从学校毕业后,当通信员,到农场工作尽心尽力成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入伍后,更是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贡献着。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却又是伟大的。伟大的平凡人。
伟大的精神
雷锋同志饱受社会的苦难,倍感新社会的温暖。因此,他以回报祖国和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是人民勤务兵,帮助丢失票的妇女,让她和丈夫相见;他是温暖的叔叔,将温暖的外套披到小女孩的身上,让她不再寒冷;他是努力学习的钉子,在忙碌的日子里挤出时间学习,他认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他是可敬的“傻子”,即使受伤也坚持在第一线,在灾难来临时将自己的积蓄都捐赠给人民;他是模范班长,带领兄弟们为人民服务......他在平凡的人生中所展现的赤胆忠诚的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勤俭创业的艰苦奋斗精神、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忠于职守的螺丝钉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诠释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的行为准则,开辟了人类道德实践的新境界。
永远的榜样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自毛泽东同志1963年3月2日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以来,在邓小平、江泽民、胡景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的大力倡导下,一场声势浩大、激励几代人、引领一个时代良好社会风尚的“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高潮迭起,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风貌,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
雷锋精神并不过时,在新的时代,赋予其新的意义,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这种精神也将为我们引导方向。我们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甘当革命螺丝钉的实干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不平凡的。走出雷锋纪念馆,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雷锋年轻的生命只走过了22个年头,却像天空划过的一道流星,留下了耀眼的光辉。想想自己,是这个时代的接班人,现在的自己应当将沿着雷锋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并将雷锋精神作为我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