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OA办公 | 精品课程 | 图书馆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 英文版
专题栏目
经典著作导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经典著作导读
《实践论》
 发表时间:2017-12-13 14:46:00 点击次数:0

 

  1950年12月29日,毛泽东所著《实践论》发表,此文写于1937年7月。文章从认识论上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了“左”右倾错误,着重批判了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分子的唯心论和先验论。指出一切机会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离、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它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另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了理论对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全面阐明了认识和实践即知和行的关系,详细地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方面的任务。《实践论》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宝库的重要贡献。

  《实践论》以实践概念为核心,以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为线索展开论述,突出了实践的根本作用,阐释了认识上的辩证法,反对割裂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辩证关系,其主旨正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原则,批判了脱离中国客观实际的或“左”或右的思想错误的根源,指出这些错误思想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特别是针对那些僵化的教条主义者,毛泽东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和运动永远不会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这一结论,蕴含着中国革命的丰富历史经验,厚积而薄发,言简而意深。对于“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批判,可谓入木三分,深中肯綮。

  《实践论》是一部认识论著作,也是一部辩证法著作。其根据有三:①《实践论》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②《实践论》论述和发展了认识领域中的量变质变规律;③《实践论》论证了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矛盾论》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表现在:①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阐明了分析事物矛盾特殊性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③论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即功能的一致、认识运动公式的一致。

  《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58568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信息中心技术支持